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人找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《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应用效果研究》项目获奖

    sq19820118     2017-07-10 18:51:21     浏览:0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sq19820118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2017年6月1日,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发布第14号通告,按照《辽宁省畜牧业科技贡献奖管理办法》规定的程序,昌图县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独自立项申报、高顺同志主持的《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应用效果研究》科研项目获得2017年度辽宁省畜牧科技贡献奖二等奖。

    肉类食品中,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第一食品。但是,我国养猪业水平比较低下,饲料浪费严重,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在16头左右,远远低于欧洲标准。而欧美国家则平均提供22头以上,其中荷兰等发达国家提供25头以上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采用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的结果,尤其欧洲大型养猪场达到60%以上利用率,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

    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,必须借鉴养猪业发达国家的经验,引进高新技术产品,运用现代科技的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养殖设备,提高我国的养猪业水平。2008年,我国一些观念超前企业家,开始引进荷兰Nedap公司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,并在我国推广和应用,目前全国已经发展到300左右家智能化养猪场,均收到良好效果。

    母猪智能化饲养管理系统是由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,由饲喂站作为控制终端,由感应传感器作为提供数据,根据母猪饲养管理指标,由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科学运算,处理后向饲喂站发出指令,饲喂站机电部分按照指令来进行工作,达到对母猪的数据管理及精准饲喂。

    《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应用效果研究》表明:一是智能化养猪模式,母猪实现精养,个体精准饲喂,既能满足生产生理需要,又能降低饲料浪费,每头母猪日采食量误差不超过lg,生产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。二是智能化养猪模式,母猪实现群养,福利待遇提高,生物学特性得到尊重,每头母猪提供育成仔猪25.3头,繁殖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。三是智能化养殖模式,可以显著提高饲养管理水平,大幅增加养殖经济效益。

    《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应用效果研究》项目,无论是在养猪观念还是猪场建设理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,给猪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可以预见,随着未来养猪业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应用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